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简称中监所),承担了国家从“七五”到“十三五”期间多项科技攻关项目,获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中监所从事动物疫病诊断研究60余年,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联合建成了“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农业部“人畜共患病研究创新团队”、“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检验创新团队”的依托单位,是牛羊马等多种动物疫病诊断标准品和参照品的制备和标定单位。中监所下设的“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包藏中心”拥有国内最多的兽医菌毒种研究资源,可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保障。
研究团队依托的布鲁氏菌病(布?。┳ㄒ凳笛槭页闪⒂?span lang="EN-US">1952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布病研究的实验室之一,一直致力于布病生物制品质量检验、标准物质制备、诊断新技术、新型疫苗开发、致病机制,以及布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并取得成效,为我国布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验室在基础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于2018年被指定为“国家动物布病参考实验室”后又获得了国际兽医领域专家和同行的充分认可,分别于2019年和2021年被认可为WOAH (原OIE)和FAO布病参考实验室。实验室现拥有布鲁氏菌参考菌株和各种分离株379株,建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布病粗糙型和光滑型阳性血清库并承担布鲁氏菌病虎红凝集抗原、试管凝集抗原、乳环凝集抗原国家参照品和布病阳性血清国家标准品的制备和标定任务。目前实验室设施齐全,设备完善,现拥有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BSL-2)1500 m2、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BSL-3)2184 m2 和动物生物安全 3 级实验室(ABSL-3)2267 m2,并通过了CNAS国家ABSL-3实验室认证和CNAS 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认证。同时,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兽药GCP的监督检查,具备了对牛、羊和禽等兽用生物制品开展疫苗再评价的资格和能力要求。